拖欠工资不还?看看法律会怎么“收拾”你


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根据《国劳动合同法》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应得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或未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维护自己的权益:

1. 沟通协商: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工资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在沟通时,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如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劳动合同等。

2. 劳动监察投诉:如果通过沟通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有权进行查处。

3. 劳动仲裁: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未能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会申请仲裁。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具有法律效力。

4. 法院诉讼: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审理,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

5. 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将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法律服务。

6. 媒体曝光:在某些情况下,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媒体曝光来迫使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但这种方式可能会影响到用人单位的声誉,因此在采取之前需要慎重考虑。

7. 其他途径:还可以通过工会、行业协会等寻求帮助,或者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意见。

面对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注意保存好所有相关证据,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证明自身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