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a-(bc)是什么运算律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如何呢?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老师讲解的内容都理解了,但一做题就出错。”还有家长反映孩子比较粗心,很难得到满分。

数学不同于语文,它要求极高的计算准确性,一点都不能错,一步出错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长期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我发现,很多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短板”,尤其是在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时,往往无法准确套用到题目的解法中。

我特意整理了一些关于运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孩子。

首先是提取公因式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将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例如:0.921.41+0.928.59 = 0.92(1.41+8.59)。

接下来是借来借去法。

当看到数字如998、999或接近一个易于计算的整数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例如:9999+999+99+9 = 9999+1+999+1+99+1+9+1-4。

再来是拆分法。

为了更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数字组合,如2和5、4和5、2和2.5等。拆分时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例如:3.212.525 = 80.412.525 = 812.50.425。

除此之外,还有加法结合律、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利用基准数、利用公式法等。这些方法都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运用。比如,(a+b)+c=a+(b+c),这是加法结合律的运用。而对于减法运算性质、乘法运算性质以及除法运算性质等,都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运用。例如,( 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3)除法性质的运用等等。具体例子如,( 1)例一:283+52+117+148=(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运用减法性质),( )利用乘法分配律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公式,才能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裂项方法,如分数裂项法,这也是数学计算中的一种重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