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分离水火箭教程


最近,一项由塑料瓶制成的火箭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场壮观的实验不仅实现了三级推进,更升空至180米的高度。

这个火箭的高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其主体部分是由常见的塑料饮料瓶制作而成。在飞行过程中,首先启动的是最下方的一级推进器。当这段推进器完成任务后,自动脱落,随后二级推进器点火继续推进。当二级推进器也完成使命后,也顺利脱落。凭借三级推进器的力量,塑料火箭成功升空至180米的高度。更让人惊喜的是,脱落的推进器还打开了降落伞,稳稳地落地,实现了可回收。

这个创意无限的火箭项目的总设计师是名叫王印的90后科学老师。他在浙一所小学任教,同时是一位颇受欢迎的网红。他告诉记者:“我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一段16秒的火箭升空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获得了近百万的播放量。网友纷纷留言称赞:“科学的种子,静待发芽”、“要是当年有这样的课程,我一定会更认真学习”、“这样的老师太厉害了!”

王印介绍,虽然这个塑料火箭和真实火箭都是利用反作用力原理,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真实火箭的发射、推进器分离等工作都是由电子元件控制的,而塑料火箭则是利用物理气压差原理实现分级推进。更重要的是,真实火箭使用的是燃料作为动力,存在危险系数;而塑料火箭则依靠水和大气压作为动力,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发生。

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也积极参与,贡献了许多创意。如何让脱离的推进器自动开伞成为了一个难题。王印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有位孩子提出了利用拉链结构或发条原理的创意。虽然饮料瓶底部凸起,不平也不圆,打孔非常困难,但王印设计了一个辅助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塑料火箭由饮料瓶、塑料片、橡胶连接管等常见物品组成,材料成本仅50元。

王印强调,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他表示:“学习过程并不一定要先理论后实践,也可以是先实践后理论。在制作火箭的过程中,孩子们并不需要明白大气压是怎么产生的,只需要利用大气压让火箭正常工作就可以了。”他希望自己的科学课能给孩子们埋下兴趣的种子。

王印从小就热爱动手实践。他九岁时就用塑料瓶、笔芯、墨水制作过简单的温度计,还制造过类似的装置。他注意到现在的孩子动手的机会比以前少很多,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科学课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除了塑料火箭,王印还带领孩子们制作了火星车、液压水井、拍照稳定器、望远镜、显微镜等有趣的项目。他最近正在带领孩子们制作一台可以遥控的火星车,预计5月12日左右完工。这台火星车有六个,可以翻山越岭,让孩子们在遥控操作中学习到有关“腿和”的知识。

王印表示他希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意识到学习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实践对于孩子们的生活也是一种补充,”他说,“有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体验,对日后理论学习会有很大帮助。”许多同学向王印表达过他们的梦想,希望未来能成为航天员或火箭工程师。王印对他们充满信心,“我相信孩子们。”来源:扬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