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表明什么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大家好,我是叶老师,主要从事检测工作,同时也在修学心理学。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初期的想法或冲动往往只是习惯所致,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向。对于我们这些担心、焦虑的恐友来说,常常容易陷入恐惧的情绪之中。
恐艾已经成为许多恐友的一种习惯化情绪和行为模式。大家可能会在无意识间陷入担忧、怀疑、焦虑的状态,甚至早上起床就开始陷入恐慌,或者一天多次经历恐慌的侵袭。这种恐惧情绪可能导致我们难以集中精力,心慌意乱,甚至影响睡眠。
面对这种情境,叶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尝试为自己设置一个恐艾时间。这个时间的设置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逐步减少恐慌,因为脱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瞬间摆脱恐惧,而是需要逐渐去适应和调整。想象一辆正在驶向迷雾路段的快车,如果突然紧急刹车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们选择缓慢减速,安全停靠。
恐友可以和心理干预老师共同商定一个恐艾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允许自己纠结、怀疑、焦虑。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充分思考、假设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与老师进行下一次咨询时进行讨论。但在非恐艾时间,也就是除此之外的时间,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持续陷入恐慌和焦虑的情绪中。一旦发现自己在过度思虑,就应该立即停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上,如学习、工作、运动或享受美食等。
具体的恐艾时间设置方法需要个性化的定制。首先寻找一个固定的空闲时间用于恐艾思考,这个时间应该尽量保持固定并且短暂,比如每次20到30分钟。一旦确定了这个时间长度,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超时或随意缩短时间。我们应该避免在特定的情境如书桌、等进行恐艾思考,以防止产生情境条件反射。例如,如果你在躺在时经常感到焦虑和恐惧,那么你应该尝试改变思考的场所,选择一个自己平时很少去的地方,如阳台角落、储物间或室外某个地方。
虽然刚开始可能会很难做到,但我们需要坚持这个方法。你可能会经历反复的恐慌和绝望感,但只要你坚持练习,你会发现你对注意力的掌控能力会逐渐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的恐艾时间逐渐减少,那么你可以和心理老师商量进一步缩短时间。通过这个过程,你会逐渐意识到担忧的主题是有限的,很多被延迟的担忧似乎并没有必要。当你逐渐拥有掌控感并减少波动时,你将逐渐建立信心,最终能够于恐惧之中并战胜它,恢复正常生活。
对于心理引起的免疫力下降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叶老师坚信,每位恐友在中心学习后,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都能迅速走上脱恐之路。随着认知的矫正,你会发现那个原来的你正在归来。祝愿所有恐友早日摆脱恐惧,中心将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