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适合种什么农作物


“接天莲叶映日红,映天荷花无穷碧”,随着今日夏至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又被古人称为“夏节”或“夏至节”。在这个昼长夜短、阳光热烈的时节,满园的荷花盛开,蝉声阵阵,盛夏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

在湖南省益阳市的清溪村,一池池的荷花竞相绽放,美丽动人。网记者刘微捕捉到了这一盛夏美景。

随着夏至的到来,盛夏的暑气日益浓烈,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而人们也忙于耕耘。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至标志着万物繁盛生长到达一个极点。《恪遵宪度抄本》则详细解释了夏至的涵义:“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五天为一候的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这象征着阳极之至,阴气始生。鹿角朝前生属阳,会在夏至逐渐脱落;树上的知了则会在这时鼓翼而鸣;喜阴的草也开始出苗生长。

炎炎夏日,虽然热浪滚滚,但农民们的耕耘步伐却更加匆忙。“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华北地区忙着晒冬小麦,东北地区夏播接近尾声,高原牧区则迎来了畜牧业的繁忙季节。各地农户们珍惜这个盛夏的好时光,在广袤的农田和纵横的耕道上奏响了一首首“夏耕”交响曲。

夏至之时,民间有祭拜先祖的习俗。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介绍,由于夏至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民俗活动多以祈求作物丰收为目的。一些地区会延续古代的“夏祭”活动,举办“过夏麦”。夏至吃面的习俗在我国多地也很盛行。新麦登场,一碗面条承载着尝新的喜悦。湖南地区有吃“夏至蛋”的习俗,而在江苏南京,吃豌豆糕是当地的传统。广东则有夏至吃荔枝的习俗,寓意身体健康。

夏至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高温模式。新陈代谢旺盛,应多吃清热消暑的瓜果蔬菜,如西瓜、苦瓜、苦菊等,及时补充水分,消暑润燥、提振食欲。

此刻,夏至已至。愿你的生活的阳光明媚如盛夏,热情似火如夏花般绚烂。(实习生张婧怡也为本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