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为什么叫蛋白质


回顾请点击上一章节:

第五章:揭秘生命之源——基因

说到基因,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那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基因的发现之旅历经百年。孟德尔,那位士,通过对数以万计的豌豆的遗传性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存在。他的研究揭示了豌豆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规律。后来,生物学家摩尔根通过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对染色体的观察,验证了基因确实位于染色体上,并揭示了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到了20世纪中期,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重大发现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遗传密码。

在第二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DNA和RNA的分子构造。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其核心内容:碳、氢、氧、氮、磷这五种元素构成了八种核苷酸。这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DNA的长链,而四种核糖核苷酸则形成RNA的长链。这些核苷酸中包含了五种碱基对: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这些碱基就是生命的编码因子。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许多生命性状都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决定了生物的形态和结构;运输蛋白如血红蛋白对生命性状也有重要影响。而所有蛋白质的合成指令都早在基因中编码好了。

想象一下:一个卵,微小而神奇,却包决定未来生命所有可能性的基因。这些基因以DNA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构建器官、影响生理状态等生命性状的指令。

可能会有读者对DNA、基因和染色体这三个词感到困惑。简单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多个基因连在一起形成了DNA分子;而许多DNA分子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则构成了染色体。

更多关于基因的奥秘:

人和香蕉的基因相似度达到惊人的60%,小鼠为80%,猩猩则为98%。这意味着全人类都来自同一种人种——智人。

即使人和人之间的相似度高达99.9%,那些微小的差异也决定了我们的肤色、发色以及是否容易患某些特定疾病。

内的DNA首尾相连的长度相当于地球到太阳来回往返多次的距离。每个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固定的。

简单生命只需要少量的基因就可以维持生存,例如酵母只需要约几千个基因。而人类基因组大约有数万个基因。

已知基因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衣笠草。它是一种具有多条染色体的生物。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强调:“地球上的生物只是基因的载体。”这是对所有生命深刻的理解。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探讨生命的繁衍与演化之旅。若然与您分享到此,期待与您明天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