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与蚊虫叮咬的区别


许多妈妈向我询问:孩子被蚊子咬了,该如何处理?

被蚊子咬后的症状因个体而异,有些人仅有轻微反应,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肿成大包,严重,甚至发展成虫咬性皮炎,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尤为常见。

当蚊子叮咬后,身体会产生一种炎性物质——组胺,导致被叮咬部位出现肿胀,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一旦被蚊虫叮咬,可以立即使用碱性皂液进行清洗。碱性皂液能够通过中和蚊虫释放的酸性物质,有助于防止患处肿胀起包。

如果已经出现肿胀,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消肿止痒。例如,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被咬的部位,或者将湿毛巾放入冰箱冷藏后敷在患处。每2至3小时进行一次,每次持续约20分钟。

也可以选择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外用止痒。对于两岁以上的儿童和,还可以选用薄荷膏进行止疼止痒。

在肿胀严重且上述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短期适量使用糠酸莫米松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

记得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挠肿胀处,以免因抓破而导致细菌感染。

如果皮肤已被抓伤或溃破,就不要随意涂抹激素类物了。此时应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对于容易过敏的人群,如果蚊虫叮咬后的症状较为严重,可以在长时间户外活动的数小时内服用一剂抗组胺抗过敏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被蚊虫叮咬后皮肤肿胀。

被咬后尽快服用抗组胺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也能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