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二僧原文译文及注释朗诵


设计者:王兴伟

一、必读篇目

1.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的经典篇目,源自《资治通鉴》。

2. 《师旷劝学》选自《说苑》。文中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展示了师旷以日出之光来比喻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价值,鼓励平公不畏年老而持续学习。

3. 《为学一首示子侄》出自《白鹤堂文集》,作者彭端淑。这篇文章阐述了学习的难易程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毅力。并以两个僧人的故事为例,说明了有志者事竟成,昏庸与聪明并非决定因素。

4. 《曾国藩劝诸弟读书》取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作为成功的儒商和学者,他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向他的弟弟们提出了读书的忠告和建议,强调读书的三要素:有志、有识、有恒。其中还特别提到了坚持学习的日常习惯和方法。

二、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疏通文言文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步骤。在阅读上述四篇选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或句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查阅工具书、网络搜索和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猜测。请列举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式。

任务二:分析四篇选文的劝学方式。其中,《孙权劝学》以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劝勉学习;《师旷劝学》通过比喻说明学习的价值;《为学一首示子侄》则通过故事来激励后人勤奋学习;《曾国藩劝诸弟读书》则结合个人经验,提出读书的具体方法和态度。最欣赏的方式及其原因(略)。

任务三:古代有很多优秀的劝学诗,如小学学过的《长歌行》便是其中之一。通过网络搜索,摘抄五首古代劝学诗。选择最打动你的一首,并解释原因(不少于200字)。

任务四:列举关于“勤学、劝学”的成语或俗语,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等。

任务五:针对当前新冠下的延长寒假,有的同学未能积极学习的情况,撰写一篇劝学文。可以从同学、家长或老师的视角出发,结合劝学诗文以及个人经历,题目自拟,内容需涵盖对学习态度、方法和价值的阐述,字数不少于500字。此文旨在鼓励身边的同学抓住时机,努力学习,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