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鼓瑟的意思解释


【成语】: 固弦调音

【解释】: 指在弹奏乐器时,固定弦的调音柱,使其音调无法调整。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故事】:

曾经有位来自齐国的人士前往赵国学习乐器弹奏。他寻找到一位技艺高超的乐师作为导师。在学习过程中,这位齐国人发现老师能通过调整弦的松紧来演奏出悦耳的乐曲,便产生了固弦的想法。

他以为如果将弦的调音柱用胶固定住,就可以保持原有的音调不变,于是他便用胶将调音柱牢牢粘住,心中满载着期待,认为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弹奏出美妙的曲子。

当他回到齐国后,开始向众人展示他的技艺。不论他如何弹奏,发出的声音都异常怪异,与在赵国听到的美妙音乐截然不同。尽管他不断尝试调整,却始终无法奏出悦耳的曲调。

后来,有人得知了他的做法,告诉他:“调音柱是用来根据乐曲的要求调整弦的松紧和音高的,你把它们固定住,乐器就无法根据不同的曲调调整音高,自然无法奏出正常的曲子。”这位齐国人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多么错误。

这个故事逐渐流传开来,并形成了“固弦调音”这个成语。

【用典形式】:

1. 汉代·班固《汉书·王莽传》:“今若胶柱而鼓瑟,不知变通之理。”

2. 宋·朱熹《朱子语类》:“治学之道,不可胶柱调弦,须知变通。”

3. 近代·鲁迅《热风》:“读书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如胶柱鼓瑟。”

这个成语用以形容人们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行为态度,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需要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