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公分跟20厘米一样吗


图像显示韩立光正在驾驶播种机播撒玉米种子。

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的黑土地上,机械的轰鸣声响彻田野。春天的耕种季节已经到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玉米种子被有序地播撒,滴灌管也被浅埋进土层。

农机手韩立光驾驶着气吸式播种机在田间穿梭。“现在春耕只需要农机跑一趟,种子和滴灌管就能全部就位。”韩立光说。

几年前,韩立光将土地流转给大遐畜牧场,并在此学习驾驶大型农机。当畜牧场开始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时,他心存疑虑,但是经过尝试后看到了显著的效果。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是乾安县农业的一大变革。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雷解释道:“这项技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管进行灌溉和施肥。这样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就能得到及时的养分和水份补充。”虽然刚开始韩立光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在实际运用后,他看到了产量的显著提高。

高低不平的土地被整合成连片的良田,韩立光熟悉的黑土地上埋入了管道。他驾驶的播种机在这片充满变化的土地上开始新的耕种。秋收时,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地块,平均亩产提高了30%以上。

玉米的增产让韩立光信服:“这比我自己种地强多了!现在种地已经成为一项精细的工作。”他开始逢人就夸新技术的好处。

那么水肥一体化的增产秘诀是什么呢?刘启雷介绍:“关键在于时机准、效率高、管理细、吸收好。通过滴灌方式,我们能够均匀准确地输送水肥,让玉米始终保持最佳的水分和养分状态。”除了初次出苗时的浇水,整个生长期还会进行多次水肥供应,这就是精耕细作的现代农业。

乾安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是一个缺水的地方。“借助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我们的土地每亩能节水26吨,水分和化肥的利用率也有显著提高。”刘启雷说。现在大遐畜牧场的8万亩土地已经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乾安县计划将其推广到更多的土地。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探索更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智能化田间管理控制室等都在尝试中。为了保护好黑土地,他们还研发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增加黑土层的厚度。

韩立光对此感到兴奋。“我的播种机也换上了新装备,现在播种更精准了。这地越种越有劲!”他哼着小曲儿,驶向下一块田,期待着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