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呼吸场所及过程
正确呼吸法,运动效果翻倍的秘密武器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每个人都需要呼吸来维持生命活动。但在运动中,呼吸却是一项需要掌握的技能。正确的呼吸方法不仅可以为健身者带来良好的锻炼节奏,还能增强训练效果。而错误的呼吸方式则可能导致身体功能和动力链的紊乱。
呼吸并非本能那么简单
看起来人类本能就会呼吸,但在健身领域,呼吸却是一门技术。很多人在运动时会采用本能的呼吸行为,但这些行为可能是导致健身效率低下的原因。
例如,在力量训练中过度使用瓦式呼吸(发力时闭气),可能会导致心脑血压压力过高;而惯用胸式呼吸导致的耸肩挺胸,也会使发力不顺畅。在急促而无节奏的呼吸下,减脂耗能的收益往往会大打折扣。
健身中的呼吸并不只是生理本能的体现,更是一种需要习得的技巧。正确的呼吸方式直接作用于健身效果,关乎肌肉代谢消耗和能量供应。
正确呼吸方式解析
(一)有氧减脂运动中,选择深而缓的呼吸
为了最大化提高呼吸效率、提升心肺功能,节省体能,在进行有氧减脂运动时,建议选择深而缓的呼吸方式。运动生理学角度讲,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提高肺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使通气更为有效。在跑步机有氧、HIIT团课等运动中,尽量避免急促的呼吸,维持沉稳、统一的呼吸频率和节奏。
(二)力量训练时,发力呼气、还原吸气
在力量训练中,呼吸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有助于训练者突破重量、避免受伤。以平板卧推为例,推出杠铃时呼气,返回时吸气。采用收腹时胸式呼吸,原因有二:一是腹肌用力时腹部会收紧,阻碍腹部;二是如果身体弯曲时吸气、憋气,会压扁腹腔,影响体态。
(三)瞬时肌力加强时,需短暂憋气
为了突破动作中最难发力、最容易失败的临界点(粘滞点),有时需要憋气进行瞬时的肌力加强。憋气能使胸廓和固定,稳定核心,为肌肉收缩提供坚实的支撑点。但憋气时间不宜过长。正确的憋气方法包括:憋气前吸气不宜过深,结束憋气时缓慢呼气,并应用于决胜关键时刻,如冲刺、杠铃过头等。
如何提升呼能?
一方面,正确的呼吸方式能够直接提升运动效果;运动也能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心肺功能,使呼吸变得更强劲有力。体育报推荐了5种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的健身项目,包括健步走、游泳、跳绳、爬山和太极拳。这些运动都能调动心肺全力运转、高效工作,对提升心肺功能效果显著。
想要了解更多科学健身内容请关注四川省科学健身“云端微课堂”。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四川社体”公众号,点击资讯栏目进入科学健身微课堂即可获取课程内容。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让运动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