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是哪位古人写的


过年回家,让我们聊聊雪吧!

朋友们,过年回家你们最期待的是什么呢?是好友的欢聚,还是那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盛宴?或是那银装素裹的雪景?不知你们那里的雪是否已经飘然而至,是否已打雪仗、堆起了雪人?在享受这雪的乐趣之余,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雪”的一些文化故事吧。

你们知道“雪”这个字是从何而来的吗?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跟随我,一起进入本期的“雪”文化小课堂吧。“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古籍中记载的“绥”字,有着舒缓的意味。我们可以知道,雪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凝结,然后缓缓飘落的一种自然现象。

说到“雪”的字形,它在甲骨文里是一个会意字,上半部分是雨,下半部分则是雪片的形状。而在小篆文中,“雪”的字形上半部分仍为“雨”,下半部分则演化成“彗”。这样的字形也让我们更加形象地理解了雪的构成。

古代的“雪”字,犹如从天而降的雪花,清新而优雅。人们对于“雪”的称呼也蕴浓厚的浪漫情怀。在这个漫天飞雪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雪”的雅称吧。如琼花、六出、银粟、玉蝶、寒英等等,每一个称呼都如同诗篇般美丽。

“雪”也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姑射仙子被誉为掌雪之神,她的身姿如同雪花般纯洁无瑕,被人们赋予了高洁、洁白的寓意。瑞雪兆丰年,意味着雪的降临也寄托了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愿望。

与“雪”有关的故事也非常引人入胜。比如晋代车胤囊萤映雪的刻苦读书,宋代杨时程门立雪的求学心切,还有袁安困雪的文人气节等等。这些故事都与雪有关,都表达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走出文学的冰雪世界,让我们来看看户外的冰雪运动吧。滑冰是我国北方民间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而除此之外,还有拉雪橇、推冰磨等趣味项目以及各种特色民俗活动。

北方的习俗中,轱辘冰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传统。每年正月十六晚上,妇女们在冰雪上翻滚,诵唱着祈福的歌谣,祈求身体健康、远离疾病。而黄河汉子在正月里进行的背冰亮膘表演更是场面宏大、震撼人心,寄托了人们驱邪避灾、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景。

无论是“雪”字的演变,还是与雪相关的雅称、寓意,再或者是有趣的冰雪活动,都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展现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冰雪文化、民俗文化。在这个飘雪的冬日,愿你的身边都有温暖相伴,与你一起抵达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