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都有谁叫什么名字
国学龙子知识
在古老的明代,龙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家庭背景,民间流传着“龙生九子”的神奇传说。明代的学者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中详细记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意味着龙的九个儿子虽然都是龙的后代,但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那么,你是否知道龙的这“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又长得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同来揭开这些神秘龙子的面纱。
老大被称为囚牛,热爱音乐,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奏的音乐,因此琴头上常刻有它的形象。贵重的胡琴头部也会雕刻龙头,称为“龙头胡琴”。
接下来是睚眦,位居第二,生性喜战好杀,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它常常被雕刻在刀环、剑柄上,显得威严庄重。
第三个儿子是嘲风,外形似兽,喜欢冒险和探索。它通常被雕刻在殿台角上,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还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作用。
第四个儿子蒲牢,形似盘曲的龙,喜欢声音和吼叫。蒲牢是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每当鲸鱼攻击时,它就会吓得大声吼叫,因此人们常常把蒲牢的形象铸成钟纽。
第五子狻猊,形状似狮子,喜欢安静,也喜欢烟火。它常常出现在佛座、香炉上,明清时期的石狮或铜狮颈下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使守卫大门的门狮更加威武。
第六个儿子霸下,又称为赑屃,形状似龟,喜欢负重,力大无穷。传说霸下在上古时代驮着三山五岳,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帮助大禹推山挖沟,疏通河道,是治水的重要助手。许多有名的石碑基座都是霸下的形象,它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第七个儿子狴犴,形状似虎,威风凛凛,急公好义,仗义执言。它一般被装饰在狱门上,以及官衙的大堂两侧,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第八个儿子负屃,形状是龙形,终于有一个长得很像龙了……他喜好文学,所以会被雕刻在石碑两旁,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
最后一个是螭吻,它是龙形的吞脊兽,长着鱼尾,口阔噪粗,喜欢吞噬物品。它经常用来装饰殿脊,被安排在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张口吞脊状,属水性,所以被用来作为镇邪之物以避火。
值得注意的是,“龙生九子”并非指龙恰好只生了九个儿子。在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极多、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至于“九子”具体是哪些,说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饕餮等也是龙的儿子。这里介绍的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这些龙的九子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常见到它们的名字,但实际上它们的形象在生活中还是挺常见的。无论是文物、古建筑还是现代器物,都会延续古人装饰的习惯。如果你看到建筑飞檐或香炉上的雕像,现在你应该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并说出它们的典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