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清迈学英语
今日分享:
在泰国的第五天,经历了在曼谷四天的口语实践,我来到了清迈。昨天刚到清迈时,我发现自己的口语进步速度惊人。在真实的语境中,我深刻感受到"practice makes perfect",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真正进步。
一下飞机,我就与一位同样乘坐公交的瑞士女孩展开了交流。虽然刚开始时我把瑞士和瑞典混淆了,但通过地图的指引,我意识到我与这位女孩的对话几乎毫无障碍。我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偶尔遇到一两个不熟悉的单词,也不影响我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这时我意识到,我在不知不觉中,听力和口语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在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我遇到了两位对我英语表达给予高度评价的友人。其中一位是英国的利物浦小哥,但他的口音较重,让我有些困惑。尽管他说自己说的是英语,但我仍然需要他放慢语速才能更好地理解。而另一位是来自日本的友人,他在天津南开读过大学,中文很好。但正如他所言,他的英文并不如中文流利,因此我更多地用中文与他交流。
在这次旅行中,我发现除了一些英语为母语的,欧洲人的英语普遍比亚洲人讲得好。如德国、法国、瑞典、瑞士等的英语虽然有口音,但相对较轻。而与泰国、日本等亚洲的当地人交流时,我发现他们的英语发音常常让我难以理解。这让我意识到,与不同的友人交流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
几天前在曼谷的轻轨上,我还看到一位韩国大叔在使用软件学习英语。仔细一看,他学习的内容竟是基础的单词如"yesterday"、"time"等。看到这一幕,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更多的自信。在清迈,我遇到了许多韩国游客,我发现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与他们的交流往往需要借助手势和翻译软件。但我认为,对于出国旅游的人来说,基本的英语词汇如"this"、"that"、"how much"等已经足够,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去尝试与当地人交流。
我抱着提升口语和进行田野调查的心态出行,发现词汇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有些词汇熟悉但无法立刻说出,只要多练习适应几天,之前学的词汇就会慢慢浮现,自然而然地就能脱口而出。这次旅行让我更加明白,语言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