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怎么找暑期工
新闻评论员 陈江
近期,在西安,一场暑期工市场的欺诈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大量大学生在寻找暑期的过程中,不慎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不仅失去了宝贵的暑假时光,还额外付出了不必要的费用。官方在7月23日通报了这起事件,并对涉事企业实施了暂营的处罚。这起事件再次将暑期工乱象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暑期工本是大学生们充实假期、锻炼自我、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随着暑期工市场的不断扩张,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利用大学生急切求职、经验不足的弱点,通过假、高收费等手段进行欺诈。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小杜就是这起西安暑期工中的一员。他带着对社会的憧憬和未来的期待,希望通过暑期打工来丰富自己的阅历。他交了体检和保险等费用后,却遭遇了“面试官”失联的窘境。这起事件只是暑期工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年里,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企业以高薪为诱饵,行骗求职者。这些企业往往没有实际岗位,只是利用虚假来敛财。
暑期工乱象的根源在于短期用工的特殊性。由于暑期工的用工周期短、流动性大,使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变得脆弱。这种“三无”(无劳动合同、无社会保障、无权益保障)关系在劳动法保护方面存在漏洞,导致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大学生们打短工时,他们的权益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瞄准的目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在制度层面采取措施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应加强暑期工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学校则应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举办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求职技巧和防骗知识。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渠道,从而降低他们被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