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何未入宋朝武庙十哲:对两大时代武庙十哲的深入思考
武庙,也称为武成王庙,始建于唐朝时期,却在明朝朱元璋时期被废除。这座的建立是为了表彰历代名将的卓越功绩。武庙的主要祭祀对象是姜子牙,辅以张良。还有十位历代名将作为陪祀,被誉为“武庙十哲”。
唐朝时期,这十位名将的排列是这样的:左侧列队包括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和李勣,右侧列队则是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和乐毅。
到了宋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在祭祀武成王庙时,对武庙两侧的十位历史名将画像产生了不满。他认为白起坑杀投降士兵的行为有违武德,不应受到如此尊崇。他命令移除白起的画像。尽管有臣子反对,但赵匡胤仍然坚持这一决定。随后,他还将因“功业始终无瑕”而选择的历代名将进入武庙供奉,因此除了白起,吴起也被移出武庙。
经过宋朝几代皇帝的调整,武庙的祭祀格局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以姜子牙为主祀,张良为副祀,并有十位历代名将作为陪祀。值得注意的是,张良在唐朝时曾是十哲之一,但在宋朝被移出十哲名单。
宋朝时期武成王庙的十哲名单如下:主要配祀张良;东侧西向依次是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和李勣;西侧东向则是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和郭子仪。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阮朝也仿效我国建立了武庙。他们的武庙布局与我国的相似,仍然以姜太公为主祀,张良为副祀。但在他们的十哲名单中,名将有所不同:包括孙武、管仲、司马穰苴、韩信、诸葛亮、李靖、郭子仪、李晟、岳飞和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