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灭先狂,智谋之极致——《资治通鉴》深度解读
智伯向韩康子提出土地要求时,韩康子曾打算拒绝。经过段规的劝告,他意识到智伯贪婪且固执,直接拒绝可能会引发冲突。段规建议道:“我们不妨先满足智伯的要求,给他土地。他会因得到土地而满足,自然会向他人炫耀并进一步索取。若他人拒绝,他必会以武力威胁。这样,我们可以避免灾难,同时等待事情的变化。”韩康子采纳了这一策略,给了智伯一个万家之邑,智伯因此非常高兴。
之后,智伯又向魏桓子提出类似要求。魏桓子原本犹豫,但在任章的劝说下,他意识到拒绝只会加剧紧张。任章解释道:“如果我们给智伯土地,他的骄傲会进一步膨胀。当他轻视敌人时,我们可以联合其他恐惧的势力对抗他。”魏桓子也采取了满足智伯的策略,也给了他一个万家之邑。
当智伯再次向赵襄子要求蔡、皋狼之地时,赵襄子坚决拒绝。智伯大怒,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赵襄子选择撤退,他的追随者建议他逃往长子或邯郸等地。赵襄子认为这些地方民众疲惫不堪,缺乏战斗力。最终,他选择了逃往晋阳,这里是他的祖先之地,民心对尹铎的治理满意,必定会齐心协力抵抗外敌。
智伯的行为出他的贪婪和固执。他的强行索地行为已经侵犯了其他三家的利益。他的骄傲使他忘记了他人的不满和反抗。尽管短期内他可能会得意于自己的成功,但他的傲慢和无礼最终将引发他的失败。这个故事警示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可以通过暂时满足他们的要求来避免冲突,寻找反击的机会。对于已经取得优势的人来说,更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智伯的故事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行为准则,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