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鱼的做法大全家常


淮河,源远流长,横跨五省,滋养了无数儿女。俗话说,吃山靠水吃水,这条古老的河流孕育了独特的淮河美食文化。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淮河鱼类的生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冬吃鲢子夏吃腰,二把月里吃鱴刀。”这是沿淮人们的口头禅,也透露了淮河鱼类时令的玄机。

随着春天的脚步,淮河里的刀鱼成为第一鲜。刀鱼,古称鮆,形体,头大尾小,像篾匠所使用的篾刀,故得名。清明前的刀鱼,肉细、刺软、味香,无论是油炸还是清蒸,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鲹子鱼也是淮河常见的小鱼,身如柳叶,扁平且银白。这种鱼烹饪方式多样,可做成小鱼贴饼、干炕鱼夹馍等,经典的是用其制作酥鱼汤,酸香味直冲脑门,既开胃又提神。

进入惊蛰后,清明的淮河岸边将迎来一道美食——蚬子。这是淮河鲍鱼般的存在,曹集镇的蚬子更是名扬四海。蚬子属蛤蜊科双壳类软体动物,壳形卵圆,肉味鲜美,当地沿河居民早已形成独特的烹饪方式,口味鲜辣且营养丰富。

夏天,淮河雨水充沛,鱼类活跃。白鱼、鳊鱼、鳜鱼等争相绽放。白鱼俗称腰子,因其头尾,又被称作撅嘴腰子。适合红烧、清蒸的白鱼是淮河享有盛名的水产,历史上就有“淮夷贡鱼”的记载。

戈丫鱼、淮河野生戈牙鱼、淮河河虾、淮河白米虾、银鱼等也是淮河独有的珍稀鱼类。它们各有特色,成为淮河美食的璀璨明珠。如戈丫鱼肉嫩,家常吃法最佳;白米虾肉质,可爆炒、油炸、清煮等;银鱼晶莹剔透,是水中珍品。

秋季,鱼类为了一冬之需大量进食。这时,鲤鱼、鲶鱼和草鱼成为主角。鲤鱼形态俊俏,成为馈赠礼物和婚礼中的必备物品。鲶鱼肉嫩,而草鱼的精髓在于其鳞,有多种吃法。

冬季天寒水冷,鲢鱼闪亮登场。腌咸鱼也是淮河冬季的特色美食。淮河野生杂鱼如噘嘴腰子、黄窜等都是制作腌鱼的首选。

淮河这方水土滋养了丰富的鱼类资源,这方好鱼又造福了沿岸。独特的淮河美食文化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