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动山河庄无道后母那章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是鲁国人(今河南范县),比孔子小15岁,被誉为孔门十哲之一。他因孝行天下而名闻遐迩,更被誉为二十四孝之一,与颜回齐名,并被称为“笃圣”。闵子骞的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据传他曾经历过单衣顺母和鞭打芦花的考验,展现出他对母亲的孝心和对亲情的坚守。在孔门中,闵子骞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才华。他不仅学识渊博,更有着坚定的道德立场。当季氏派人邀请他担任费宰时,他坚决拒绝并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季氏因违礼而声名狼藉,闵子骞认为如果接受这个职位就等于陷自己于不义之中。他选择了拒绝,也体现了他的气节和对道德的坚守。在他看来,“天下有道则入,无道则隐”,面对乱世和恶人的情况,他需要选择一种明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他拒绝了这个职位并非因为自己不愿意为和做出贡献,而是因为他明白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同样重要。正如朱熹所说,面对混乱的局势和的恶人,我们必须有智慧来知道何时刚何时柔才能真正地保全自己并保持正义感。因此闵子骞的拒官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孔子的理念的忠诚也显示了他对道义和气节的坚守。这种高尚的品质和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闵子骞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传奇经历更是古代儒家思想中道德和智慧的重要体现。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