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化石这首诗的意象是什么


现代人常常会感到困惑,为什么现代的诗歌越来越难以理解了?有些人甚至觉得,“现代诗歌仿佛不让人读懂不罢休”。尽管这些诗歌用的是白话文,却像是藏着无尽的秘密。

实际上,现代诗歌早就进入了一个既可解又不可解的状态。让我们追溯历史,深入了解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在20年代,李金发以其独特的诗歌才华在留学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诗歌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常常运用新奇晦涩的意象来探索人生的命运。他的作品常常让人难以理解,被人称为“诗怪”。李金发的代表作如《微雨》、《为幸福而歌》等,都是早期象征诗派的杰出作品,为新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他的诗歌主题常常充满丑恶、死亡、梦幻、恐怖、畸形甚至绝望等元素,意象包括污血、残阳、死尸、枯骨、荒野、寒夜等灰色的主题和荒诞的意象构成了他诗歌的主要特质。难怪朱自清评价说:“他的诗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他要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感。”

除了李金发,30年代的废名和卞之琳也是难以解读的诗人代表。废名一生只写了三十多首诗,但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他将禅宗引入现代诗歌,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与禅宗结缘最深的诗人之一。而卞之琳的诗追求思辨美和哲理性,因此也被认为很难读懂。他们的诗作常常融合了现代派的风格和象征的手法,让人在思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穆旦则结合西欧现代诗歌传统和诗歌传统,使他的诗风既有象征寓意又有心灵思辨的特点。他的诗作《赞美》中蕴太多的情感和历史背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对时代的思考。

那么现代诗为何难读呢?其实这与现代社会人与人个体的独立有关,每个人的知识范畴和视野都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理解另一个人所涉及的东西。虽然新诗是以白话文来表达现代情感,但新诗的语言和日常口语也有差异,因此难以完全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去理解和欣赏新诗。我们可以从意象、特殊语言以及自己的情感经历出发去创造性地读诗。每个诗人都有一些特殊的意象群,理解这些意象就能把握诗人借以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诗人的语言往往也与常规语言不同,好的诗人的语言会突破规范和常规,给人以陌生的审验。我们还可以以自己的情感经历去创造性地解读诗歌,因为一首现代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读法。现代诗的美丽就在于它与我们之间情感的流动。

关于如何读诗,施蛰存的一句话非常精辟:“对新诗既要求解,又要不求甚解。”在读诗的过程中找到那种仿佛得之即可的感觉是最为重要的体验方式之一了。现代诗的复杂性也让我们明白理解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去感受就一定能够领略到其中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