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历表打印版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一伟大工程的起点。从石头制作的、月球挖掘工具、月球摄影师到首次同框展示的月球正反面的月壤,这些记录探月工程里程碑的实物均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吴伟仁介绍,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就确定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面对当时印度和日本的探月竞争,压力巨大。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采用成熟技术,尽快将嫦娥一号送到月球附近。
2007年和2010年,嫦娥一号和二号成功发射,迈出了探月工程“绕”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使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卫星的。其中,嫦娥二号创造了当时航天器最远飞行记录。
随后,航天工程进入“落”的阶段。在成功实现绕月探测后,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月球,并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之后,又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被命名为“天河基地”。
吴伟仁还介绍了探月工程的第三步——“回”。通过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的成功任务,带回了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样品,这一成就标志着在探月工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任务不仅验证了我国载人登月技术,也为后续工程成功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探月工程已经进入到四期阶段,任务成功率百分之百。下一个重要任务是嫦娥七号,它将于2026年前往月球南极进行探测,寻找水冰存在的证据。嫦娥八号也计划在月球南极区域着陆,并验证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建房子的技术。
吴伟仁表示,未来10到20年,将依托国际月球科研站,与更多和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进探月工程达到更高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类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多的月球探索和科学突破。
来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