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现象的原因


今日(6月21日),盛大的“金环日食”(本世纪最大日环食)摄影大赛在社交网络上正式启动。这场天文奇观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极大关注,纷纷踊跃参与摄影大赛,展现各自的拍摄技巧。

错过这次日食就要再等十年?这可急坏了不少网友,他们纷纷拿起相机,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捕捉这一罕见时刻。拍摄手法各具特色,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网友们的神操作:

一、拿起相机直拍,记录瞬间

许多网友选择拿起相机直接拍摄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他们追求一种原始美感,用手机记录下这一瞬间。来自山东滨州的网友和广东的网友分别用手机拍摄到了日偏食,这种“张目对日”的拍摄方法虽然保留了一丝古朴情怀,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伤害相机或危害视力。

二、利用道具保护眼睛,巧妙拍摄

有些网友更注重拍摄效果和个人安全。他们擅长利用身边的材料,如墨镜镜片、废旧X光片等,进行拍摄。通过叠加使用这些材料,营造出一种高级感。有的网友甚至使用四副墨镜进行拍摄。

三、创意拍摄,展现文艺气息

还有一部分网友将太阳“捧进”水中,通过水盆接住太阳观测日食,展现出一种文艺清新的氛围。他们既具有第一类网友的浪漫气质,也践行了第二类网友的实用精神。有的父女俩一起戴着墨镜在水盆里看日食,别有一番。

四、运用物理知识,巧妙观测

第四类网友则是深得物理老师的真传,他们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将日食影像投在地面上,既避免损伤双眼,又呈现出迷幻的光影效果。有的网友甚至使用小孔成像原理配合着纯黑的底色,排列出“北斗七星”图案。还有一些网友使用飞机作为拍摄设备,从高空俯瞰日食美景。

五、专业装备加持,拍摄效果更佳

对于第五类网友来说,前面几类方法可能略显业余。他们大多为摄影爱好者和天文发烧友,使用专业天文望远镜进行拍摄。在北京等地区的网友也分享了他们用专业设备拍摄到的日食照片。

对于那些未能拍到“金环日食”的网友,也不必遗憾。天文台近期上线的在线日食计算器可以方便地查询某一地点日食发生的时间,为下次日食观测做好准备。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日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