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古诗写的什么
嫦娥奔月的传说与古诗中的想象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歌,他在乐府民歌的古老题目“朗月行”前加了一个“古”字,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深向往和对传说的无尽遐想。
当我们吟诵这首诗时,会发现李白的眼中的月亮,富有无穷的想象力与神秘色彩。
古诗中的月亮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成,问言与谁餐。
在这首诗中,李白回忆自己小时候对月亮的遐想。那时的月亮,又白又圆,像是用白玉做成的盘子,也像神仙用的瑶台镜。在月亮升起时,诗人还想象到月中有仙人、桂树和白兔。
背后的传说故事
关于月亮的传说,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嫦娥奔月”。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传说中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叫后羿,妻子叫嫦娥。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快要把庄稼烧焦了,百姓生活艰难。尧帝听闻后羿神力非凡,便让他射下九个太阳。后羿射杀了这些太阳后,天帝的九个儿子因此丧命,天帝大为震怒。西王母娘娘得知后,送给后羿长生不老的物。这物却被嫦娥的丈夫知道并偷走。在危机之下,嫦娥为了保护物不被他人夺取,不得不吞物。她选择了离后羿最近的月亮作为居所,两人只有在月圆之夜才能遥遥相对。从此嫦娥成为月亮的女神。
嫦娥住在名叫广寒宫或月宫的宫殿里,里面只有一棵桂花树和玉兔作伴。每个月圆之夜,嫦娥都会坐在桂花树上凝望人间,希望看到她的丈夫和人间和平安定的景象。这个传说深深影响了人们对月亮的想象和情感表达。这种情境也是李白笔下的月光之旅的精神内涵。用生动语言传达他对月的惊叹与思念之情。而李白的诗歌正是基于这个传说和想象创作的。知道了这个传说后我们更能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了!我们可以想象到李白在听到嫦娥奔月的故事后深受启发于是创作出了这首富有想象力的诗歌来展现自己对月亮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首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月亮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无限遐想!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加深记忆理解诗词的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