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世家和列传分别主要记载哪类人物
《史记》和《汉书》从秦末开始,其内容有所交集,这一点广为人知。《伴读史》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我们将《史记》与《汉书》的交集部分单独成卷。
《汉书》的创作始于汉高祖刘邦,刘邦与《史记》中的项羽存在较多的交集,因此我们确定交集的开始为《史记》中的《项羽本纪》。而由于《史记》的最后一个本纪是《孝武本纪》,即写汉武帝的内容,所以我们把交集的结束点定在汉武帝的本纪。
关于交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本纪:包含《史记》中从《项羽本纪》之后的六个本纪。
2. 列传:特指那些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有提及的列传,以标题中提到的人名为准,内容中提及的其他人物不计入。
3. 世家:《汉书》中并无世家的概念。因为世家原本是用来描述周朝时期的诸侯,这些诸侯拥有世袭的权威。汉代尤其是汉武帝之后,已不存在这样的诸侯。尽管《史记》中有部分关于汉代诸侯王和开国元勋的世家,如《留候世家》关于张良的内容,在《汉书》中则对应着《张陈王周传》。关于世家的交集部分,我们依然遵循列传的交集逻辑。
接着,关于交集中的标题命名规则,我们将按照《史记》的命名方式。例如,在讲述项羽时,我们会将《史记》的《项羽本纪》与《汉书》的《陈胜项籍传》合并,标题命名为《史记汉书项羽本纪》。
至于书(在《汉书》中称为“志”)以及表等内容,由于它们并非记述人物的内容,且我们并非进行学术研究,因此不会专题讲述。但会在人物的本纪、世家和列传之外,以号外的方式整体介绍,以便大家了解宏观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再深入阅读。
基于上述说明,我们可以更明确地规划《伴读史》的内容安排:
第一卷:包含《史记》中不存在交集的内容,写完《秦始皇本纪》后,开始介绍世家和列传。
第二卷:包含《史记》与《汉书》的交集部分。
第三卷:包含《汉书》中不交集的内容。
此后,《二十四史》的其他内容将依次作为第四卷、第五卷等,遵循上述基本规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连贯而完整地了解历史全貌,做到既不重复遗漏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