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星续费与不续费区别
自从车联网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汽车产业、电子产业以及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其中,推出了众多车联网产品和互联网车载娱乐系统。汽车被普遍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未来的重要之一,相关的硬件产品和线上线下服务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各方参与者都在积极抢占先机,希望主导车联网市场的发展。在2014年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积极展示最新的车联网产品和应用。奥迪与Google合作开发车载操作系统,沃尔沃推出了基于爱立信云端服务的Sensus Connect系统,同时国内汽车制造和技术服务企业也在积极应对车联网发展,如上汽的Inkanet、比亚迪的云服务系统等。
尽管车联网备受关注和期待,但其产品应用现阶段仍是“少数人”的游戏。尽管有着全球汽车和互联网、通信巨头的积极参与,但车联网产品服务叫好不叫座,离全面普及还有一定距离。
这其中存在几个主要障碍。车联网技术的主导权尚未明确,汽车行业和互联网、通信行业都在试图取得更大的控制权。车联网技术的标准化问题也是一大挑战,各品牌汽车企业之间长久的竞争态势使得统一一到两个技术标准难度很大。车联网的关键技术还在研发阶段,如人机交互、数据交换、智能感应等。除此之外,车联网产品服务的盈利模式也还需调整,目前还处于导入阶段,用户需要承受的价格较高,而服务体验相对初级阶段。
为了推动车联网的普及,我们可以借鉴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智能手机普及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汽车智能化程度,给用户带来更多服务选项。形成产业效应,积累数千万乃至上亿的用户规模,吸引更多资源改进服务,降低产品和服务边际成本。开放性统一性也应成为各方的共识,自发合作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扩大用户基数,推动车联网产品和服务更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
车联网的发展前景广阔,但要实现普及还需解决技术、盈利模式和标准化等障碍。通过借鉴移动互联网的成功经验、扩大用户规模、推动技术创新和开放性统一,我们可以期待车联网在未来的普及和应用。
(作者:赛迪顾问消费品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 陈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