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录原文及翻译真宗朝
大家都听说过“溜须拍马”这个成语吧,这个成语的起源和丁渭息息相关。丁渭,字谓之,是宋真宗时期的大臣、宰相。历史上对丁渭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功与过也时常被后人评说。他既是一个阳奉阴违、献媚取宠的奸佞,曾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并称“五鬼”,同时也有着制作“大龙团茶”、创造“一举三役济”的伟大成就。
起初,丁渭只是的一名微臣,通过献媚取宠、踩着别人的肩膀才爬到了宰相的高位。当时的宰相寇准是个刚正不阿、有远见卓识的人。有一次,丁渭和寇准一起在朝堂吃饭,丁渭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沾了饭菜,便急忙上前哈腰为寇准溜须拂拭,并称赞其美。然而寇准并未被此举动,反而大笑说:“难道天下还有溜须的宰相吗?”这句话让丁渭羞愧难当,怀恨在心。后来丁渭为了报复,便在真宗面前进谗言,使寇准罢相。丁渭取而代之当上宰相后,便与太监雷允恭勾结,独揽,枉法。成语“溜须拍马”正是源于此,因此称丁渭为溜须拍马之鼻祖也不为过。
丁渭的创新能力也不容小觑。苏轼在《荔枝叹》中提及的“前丁后蔡相笼加”,指的就是丁渭和蔡襄共同制作的大小龙团茶。他们制作出的茶不再像唐代那样在茶饼上穿孔,而是以刻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压膜而成。在任福建漕使时,丁渭督造贡茶,为大小龙团茶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真正展现丁渭统筹能力的大工程,则是北宋年间皇宫的一场大火后的重建工作。皇帝诏令丁渭限期完工。在没有现代设备的情况下,丁渭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统筹能力。他巧妙设计出施工方案,不仅解决了烧砖无土、材料运输和建筑垃圾处理这三大难题,还节省了大量经费,按时完成了皇宫修复工作。这个工程体现了丁渭将系统工程思想运用于实践中的卓越能力。
综合来看,丁渭不仅仅是一个靠溜须拍马爬上高位的人。他的情商和智商都非常高,这在古代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提醒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智商的培养,更要重视情商的培养。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升的,让孩子同时拥有情商和智商的翅膀,才能在未来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