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快乐大本营黄磊特辑


近期,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遭受强降雨侵袭。报告,江西鄱阳湖湖区已经出现超警戒水位,预计未来五天将持续上涨并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为此,江西省水文局已发布红色预警。防汛应急响应也已提升至Ⅱ级。

此次南方暴雨的猛烈程度前所未有,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自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自6月2日至7月12日6时,我国南方共出现15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多地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多个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极值。

与历史上的暴雨相比,如与19的特大暴雨事件相比,此次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为近年来第五强,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今年的暴雨主要集中在江淮、江汉东部等地区,超过了250毫米的区域集中在湖南西北部、湖北东南部等地。

近期南方暴雨频繁的原因与大气环流形势有关。今年6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将来自孟加拉湾和我国南部海区的充沛水汽输送到我国南方地区。北方的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冷暖空气在南方持续交汇,导致强降雨频繁且持续发生。今年的梅雨季节也比往年偏早,梅雨锋偏强也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明显偏多的原因之一。

未来雨带移动的趋势是复杂的。根据气象台的预报,主雨带将在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之间移动。专家提醒,即使到了7月中下旬,雨带北抬,长江流域的防汛压力依然不会减轻。因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明显降水依然会给水位高位的江河库湖带来威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强度更强、发生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的趋势。如果不控制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未来全球范围内的极端事件的出现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将显著增加。对于我国来说,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将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增加。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地区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和公众需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积极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