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诵《端午》
蔡甸区小学“阳阳讲坛”演绎传统文化之美
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娜
在武汉市蔡甸区第五小学的“阳阳讲坛”上,近期呈现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演绎活动。小学生的舞动、朗诵,完美地融合了古代的传统节日与现代的表演形式,展现了的独特魅力。
春节舞动希望
春节时,孩子们以美轮美奂的舞蹈和古色古香的朗诵迎接新春。三(2)班的同学们以守岁迎新春的传统习俗,将节日的喜庆与传统的文化紧密结合。
元宵观灯寄思
正月十五的元宵夜,是大地回春、月圆人团圆的时刻。三(5)班的《数花灯》表演,活泼新颖,让人仿佛看到了唐朝诗人卢照邻笔下的元宵节燃灯盛况。
龙抬头祈雨润大地
农历二月初二,被视为龙抬头的日子。在这一天,三(1)班的《二月二,龙抬头》表演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求。
清明节与寒食节的美妙结合
在春天的清明节和寒食节期间,学生们用舞蹈展现这些节日的文化氛围。三(6)班的舞蹈《清明寒食节》更是像春晚舞蹈《只此青绿》般令人回味无穷。
赛龙舟展团结力量
屈原的深情、飘香的肉粽和飞舞的龙舟都与端午节息息相关。三(4)班的《蛟龙腾水》节目,既大气磅礴又十分应景地展现了端午节的特色。
中秋月圆寄团圆之愿
中秋节的月亮,是人们心中团圆的象征。三(3)班的舞蹈《中秋月儿圆》既富有童趣又令人倍感温馨。
重阳节传承孝道美德
重阳节,人们登高望远、插茱萸并敬老尊贤。三(7)班的《孝道》表演将这一传统美德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悉,“阳阳讲坛”是蔡甸五小基于《小学三段式教学结构的实践研究》课题而开设的一项语文实践课程。该课程自2018年9月开讲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4期,旨在通过赏经典名篇、读古诗、颂传统佳节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承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