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表达了什么意思


题记:近日我深感心有所触,想要写一篇关于《葬花吟》的文章。希望这篇小文能在朋友圈里引起共鸣,烦请大家点赞支持。

从那个情感波折的年份——2005开始,我取了一个网名叫仲夏葬花。未曾想,这个名字竟然与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产生了奇妙的契合。我记得在一篇评论中读到:“从空阶闻雨声,仲夏葬花开始。”当时的我既感到欣喜又带着一丝失落。那时,我初次听闻《葬花吟》,泪水如注,内心却得到了释放。

到了2014年底,我再次陷入低谷。这首歌仿佛再次与我产生了共鸣,我在开车时听、静下来听、失眠时听。每一次听,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共鸣。我对这首歌的喜爱让我有幸遇见了陆树铭老师,他甚至引荐了另一位姓杨的老师指导我练习声乐。命运的捉弄让我仅仅两个月后肺部出现问题,肺活量大不如前。从此,我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完美演绎这首歌,甚至现在已无法完整唱完。

尽管我无法再唱这首歌,我依然想写关于《葬花吟》的文章。我分不清是在品味这首神曲,还是在顾影自怜;是在歌颂这绝唱,还是为了忘却而纪念。

大师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漫长等待,终于借助神明之力,将《葬花吟》的曲调传到人间。这首词曲俱佳的作品,三十多年间无人能及。它以“2(来).4(法).7(西)”三个音符为核心,构建出婉转动人的旋律。其中最为婉转的是2和7的各种组合。每一句都离不开这几个音符,如同秋风冬雪般绕来绕去,直接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近年来,选秀节目中许多评委喜欢用“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来称赞选手,而这首歌的旋律则能真正唤起你身上的鸡皮疙瘩,配上词后更是让人热泪盈眶。在这里,我不想再对词的赏析进行赘述,因为前人已经阐述得很完备了。我只想谈谈这首歌本身。它是一首让人肝肠寸断、吟之元气大伤的歌曲,但同时也给予人无尽的美感和享受。逆境中听之,泪湿青衫;顺境中听之,笑容凝固;小人听之,思过往不快;仁人听之,怜众生艰辛。黛玉葬花本是自怜与不平,但这首歌却为其增添了多种别样的色彩。

谈及这首歌的演绎,不得不提和郑绪岚两位大师级歌手。她们对这首歌的演绎已达到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进剧组唱这首歌之前经历了爱人的离世,而郑绪岚则在唱出这首歌的味道之前也经历了离婚和病魔的洗礼。她们的歌声干净空灵、病态哀怨,仿佛女鬼般的存在。她们的歌声不是与人交流,而是直击人的魂魄。每次开口,总是传出阵阵悲风。

虽然我现在无法再唱《葬花吟》,但我仍然能够聆听。每次听都会流泪,但听的感觉永远不会消失。我在写这篇不是赏析的赏析时,虽然吃了但仍然在凌晨三点醒来。写完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两句话:“葬花吟,好聚好散”和“葬花吟,永世相伴”。这样的歌,永存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