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怎么回复


宋时的青玉案作者辛弃疾笔下的美妙夜景十分迷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东风吹放了繁花无数,就像一场彩色的春雨,星点般的灯火如银河般洒落大地。雕花的宝马和充满香气的马车,把道路装饰得如同仙境一般。随着凤箫的美妙声音,舞动起来的鱼儿和龙仿佛在夜空中穿行起舞,灿烂如夜空中的月光转动般绚烂。那夜晚的灯光下的佳人,佩戴着蛾儿、雪柳和黄金饰物,她的笑容如花般绽放,香风轻轻拂去。

在众多的寻觅之后,她在灯火阑珊处意外出现。她并不在繁华的灯火之中,而是在那最不起眼的地方静静地等待。这种深深的找寻之后的欣喜犹如成功的找寻带来的胜利,突显了那份极其深厚的感情与深刻的情感体验。梁启超在《饮冰室评词》中赞美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而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更是将之奉为描述事业与学问境界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的上阕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和灯火辉煌的场景,以此反衬出下阕孤独凄凉的感伤情绪。其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三句与岑参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紧接着的描写再次强化了元宵节的繁华场景,“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鱼龙舞”等描绘都充分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在这热闹的背后却隐词人的某种孤独感和失落的情绪。盛装的游女在人群中微笑穿行并没有使作者心中的那个身影出现。经过了千般的寻觅与努力,“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终于在那阑珊灯火现。“蛾儿雪柳黄金缕”,既是那女子特有的美丽装束也是词人内心的某种寄托。她被描绘成远离喧闹的女子形象暗词人的理想和人格。在这首词中可以看到辛弃疾的理想追求与人格的写照,表达了他在仕途失意之下甘愿独守寂寞的高尚情操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与感动。整个词以描写元宵节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