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充电和无线充电区别


不久前,消息人士Komiya透露了苹果秋季线上发布会的产品名单,其中备受瞩目的无疑是跳票已久的AirPower无线充电枕。而在国内,手机无线充电市场也迎来新一轮的竞争。从三星的广泛应用,到无线快充技术的蓬展,无线充电的历程可谓曲折。

一、先驱者的倒下

无线充电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三星是最早广泛使用无线充电的手机品牌之一,从三星S6开始,几乎每一代中高端手机都搭载了无线充电技术。在三星之前,还有两款手机也支持无线充电,那就是Palm Pre和Lumia 920。它们搭载了不少先锋技术,但最终随着系统的更迭,品牌逐渐没落。除此之外,国内首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是金立M7 Plus,但金立品牌也逐渐淡出市场。

二、技术难题与AirPower的诞生

从技术的探索到尝试快充,无线充电的历程中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先驱者。这条路并不好走。苹果在新技术的跟进上相对保守,直到Apple Watch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后,iPhone和AirPods等设备才逐渐支持无线充电。AirPower充电枕的概念在2017年提出,其最大亮点是支持多款设备随意放置充电。由于内置重重叠叠的感应线圈导致的问题,AirPower一直跳票至今。

三、国产无线充电的崛起

与苹果和三星的稳健步伐不同,国产手机厂商在无线充电领域展现了更高的热情。从金立M7 Plus的14W无线快充开始,国产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一路狂奔。华为、小米、魅族、OPPO等厂商都拿出了自家的私有无线充电协议,功率从27W到50W不等。这一切得益于电荷泵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高功率充电的同时不改变电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原理。

四、无线充电的耗电问题

无线充电也面临着耗电问题。基于电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理论效率达到了80%,但实际情况下肯定要打折扣。据测试数据显示,无线充电方式的耗电量比有线充电方式高出47%。如果未来多设备、多终端都以无线作为主力充电方式,耗电量将非常可观。

五、无线充电的未来发展

根据IHS数据预测,到2020年,无线充电接收端出货量将突破10亿件。除了手机,无线充电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其他电子消费产品中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无线反向充电和NFC充电的兴起也为无线充电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NFC充电标准的推出,对整个无线充电生态的意义更大,它降低了小型IoT设备的成本,也让手机无线充电功能更加普及。

无线充电技术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前景依然可期。那么,你的手机用上无线充电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