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眼看清明假期将至,心中却有一丝烦扰。原因是我太爷爷的祖坟需要修缮,因进水问题亟待解决。我爷爷那辈有六个兄弟姐妹,如今仅存的叔祖父居住在哈尔滨呼兰区,太爷爷的祖坟也坐落于此。

自50年前,我们这一分支迁居至小兴安岭的伊春市,与哈尔滨相距约400公里。由于交通不便,祖爷爷与老家亲戚的来往日渐稀少。爷爷在世时,每年祭祖都是乘坐火车前往省城与兄弟们共祭。如今爷爷已去世,我们每年清明都会去给爷爷上坟,而太爷爷的坟墓则由父亲和伯父在路口烧纸祭拜。

目前,我父亲这辈的男丁仅剩下他自己,年事已高,而我是爷爷这一辈唯一的孙子。太爷爷祖坟的修缮事宜,我与父亲必须亲自参与,与其他分支的男丁共同商议,并集体筹措修缮费用。修缮完成后,还需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叔祖父提议按照旧俗,清明节当天不宜修坟,而清明节前一天(4月3日)在黄历中亦非吉日。我们选择了4月2日行动。为何选择节前而不是节后呢?因为东北的习俗一般是提前扫墓祭祀。

虽然修缮祖坟是好事,但在文化中,祖先的陵寝对后世子孙的福运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大家都十分看重。这打乱了原本的计划,需要提前请假前往哈尔滨,原本计划的三天小长假旅游也只能作罢。尽管如此,心中虽有不甘,但祖坟之事仍是家族首要大事,我们仍会尽力而为。

清明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原用于指导农事。因与寒食节、上巳节相近,逐渐融合形成今天的清明节。现在的清明节融合了祭祀扫墓、踏青游玩、插柳戴柳、放风筝、吃青团、拔河等多种习俗。

2025年的清明节定于4月4日,放假时间为4日至6日。我们这里有清明节当天忌动土、安葬、伐木等传统,认为修葺坟墓可能会惊扰祖先安宁。从黄历来看,4月3日和4月4日即农历三月初六和初七都是“闭日”,民间称之为“凶日”。“闭日”源于十二建星体系,与古代历法、阴阳五行密切相关。其中,“除、定、执、危、成、开”为黄道吉日,而“建、满、平、收”属日,“破”和“闭”则是凶日,有许多禁忌。闭日中的“闭”字意味着关闭、收敛,因此在这一天宜静不宜动,应避免安葬动土,也不宜修缮祖坟。而4月2日(农历三月初五)是开日,意为开放、开启,是黄道吉日,因此家族长辈选择这一天修葺祖坟也有其道理。吉日的选择还需结合天干地支和五行阴阳等理论,实在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根据择日理论今年清明上坟较好的日期是4月2号。尽管许多年轻人不再信奉这些传统习俗他们更主张随心所欲认为任何一天上坟都是好日子但在我们这老一辈人心中还是更看重黄历的指引当然各地的风俗有所不同你们那边又是怎样的习俗呢?另外我想提一提我们这边上坟的四个注意事项你们看看是否有道理: 1.穿着要得体:上坟祭祀时应穿着素色或深色衣物避免红色或其他鲜艳颜性也要避免和奢华首饰这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与尊重也出于墓地人多眼杂财不外露的考虑。 2.不在坟地打闹和多嘴:扫墓祭祀是追思先人怀念与感恩的过程应保持庄重避免在此地追逐打闹或品评其他墓碑样式和祭祀方式这不仅是对其他逝者的不尊重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3.烧纸时要画圈: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在墓碑前烧纸时要画圈圈还要留一个口方向朝向西南表示这是专门烧给自家祖先的其他逝者无法获取当然这只是但我们重视这份心意同时提倡文明祭扫清理祖坟杂草献上鲜花也是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 4.烧香烧纸速度不能过快:祭祀过程中需要心平气和烧纸时应对着先人汇报家里的事情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并表达思念和感恩之情匆匆忙忙是对祖先的不尊重也容易引起火灾。总之在传统认知里清明节是给先人上坟扫墓的重要时刻可以提前或延后根据当地风俗和自身情况来决定。只要心中感恩尊敬祖先即使有特殊事情不能回乡祖先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