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识别猫的种类app
和“赛博伴侣”恋爱的市场繁荣,但也易陷入Character AI的道德法律困境
火热的AI应用潮流中,不仅仅是那些功能丰富的全能型AI产品受到瞩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豆包、文小言、Kimi等由大厂或独角兽企业推出的综合类AI产品无疑备受关注,它们不断地更新迭代,获取高度的曝光。
当我们深入观察AI应用的排名,会发现有一类主打陪伴的AI应用排名非常靠前,其MAU(月活跃用户数)与知名的智能产品如智谱清言、讯飞星火等不相上下。这类应用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提供陪伴功能的AI产品,它们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各异,但共同之处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伴侣。
以孵化于字节的猫箱为例,它基于优质且强大的训练数据,主打陪伴聊天。用户可以在系统中选择喜欢的虚拟角色,与它们进行对话,体验类似于语C(语言)或剧本杀的游戏。猫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框架和角色选择,用户可以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虚拟世界中的恋爱和生活。其特色在于让用户更加“身临其境”的组合形式,如正文代表发言,括号内包含其他情况的组合,用户可以用语音与角色进行对话,推动故事发展。
另一款名为星野的AI应用,除了具备与猫箱相似的功能外,其核心玩法在于创作与社区。用户可以通过创作中心自主搭建智能体,创造自己的“崽”或故事,并与其他用户一起体验。星野的创作社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智能体的创作者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获得收益,这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望,推动了社区的发展。
这类AI陪伴应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风险。由于训练数据可能包含质量参差不齐的内容,暗含、擦边以及元素的小说被广泛用于训练数据,这使得此类应用在国内外都面临着挑战现有法规底线的困境。近期发生的几起与AI陪伴应用相关的悲剧件,引发了公众对此类应用安全性的关注。
除了敏感内容的问题,这类应用还面临着盈利能力的挑战。尽管它们拥有庞大的用户,但付费订阅用户并不多。在相对成熟的国外市场,即使Charcter AI拥有庞大的月活跃用户数,其年收入仍然有限。对于国内的星野和猫箱等应用来说,如何通过单一的会员收费来源支撑起高算力要求的运营与发展,同时满足母公司对于开拓更多商业方向的需求,仍是未知。
作为从当前为数不多的2C大模型商业化方向之一,AI陪伴聊天应用已经获得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它们所面临的道德、法规和人性的挑战不容忽视。如何在技术升级和人工审核之间找到平衡点,为用户营造一个健康的交互环境的同时满足私人需求是这类产品的核心问题。尽管如此这些产品在虚拟世界中为用户带来的温暖、陪伴和共鸣是现实世界中的宝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