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与浓硝酸的反应现象
谈到夏天,除了小龙虾和冰可乐,还有一样重要却常被忽视的事情——防晒。
夏天防晒只是女孩怕晒黑才需要关注的吗?绝对不止如此。实际上,防晒不仅是女性的课题,男性也同样需要重视。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在武汉,一个名叫的26岁年轻小伙子,高大帅气,热爱户外运动。他自信天生皮肤好,从来不用护肤品,夏天也从不防晒,认为皮肤黑点更有男人味。
上周他在吹空调感冒后,坚持户外运动,结果皮肤出现了严重问题。他在东湖绿道骑自行车一上午后,下午脸部开始发红浮肿,第二天更是长满水泡,整个脸部肿胀变形。经过就医,他被诊断为日光性皮炎,原因竟是吃了后没有防晒,产生了物致光过敏反应。
随着夏季的到来,多家医院反映,日光性皮炎的患者数量明显上升,而且男性患者比女性多。他们往往因为不爱涂防晒霜,又不好意思打伞而遭受日晒之苦。其实,即使不怕晒黑,在某些情况下也必须进行防晒,比如使用某些物后容易导致光过敏反应。
物光敏性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注射或局部涂抹某些物后于日光下产生的不良反应。那些能够导致光敏反应的物被称为光敏性物。那么,哪些光敏性物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呢?
抗菌物中的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和四环素类(如金霉素、多西环素等)是需要注意的。心血管系统物、解热镇痛、利尿、抗过敏物、降糖物、抗物以及精神类物中的一些物也可能引起物光敏反应。
除了物,一些食物同样会诱导光敏反应。如芹菜、菠菜、柠檬以及一些野菜如荠菜、泥蒿等。汉口的肖女士就因此遭遇了不幸。她吃过腊肉炒藜蒿后去户外游玩,结果脸部出现严重肿胀和红疹,被诊断为日光性皮炎。
那么,如何应对呢?
“躲”是关键。在服用可能引发光敏反应的物或食用光敏性食物期间,尽量避免在太阳下行走。如果需要外出,那就需要找地方躲避太阳直射。
“调”也很重要。在用前,应仔细阅读品说明书并咨询医师或师,了解物的特性及其是否可能引发光敏反应。对于一些非早上使用的物,可以咨询医师或师是否可以调整使用时间,选择在晚上使用。有物光敏反应史的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并谨慎使用此类物。
“防晒”是保护皮肤的有效方法。在使用这些物期间以及停后的5天内,都应注意防晒。外出时可以选择撑伞、戴帽、戴墨镜等方式进行防护,并尽量减少皮肤的时间。
“就医”是必要的。物或食物光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有关,差异较大。出现症状后不要过度惊慌,也不要心存侥幸,切实做好防护并及时就医。防晒不仅是夏天的功课,更是保护皮肤健康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