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芭乐上火吗还是下火


【编者按】

随着立秋的脚步渐行渐近,我们又一次被唤起对故园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憧憬。立秋节气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迸发出新时代的光彩。今年8月7日是立秋之日,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节气文化的传播者与创新者,分享他们对立秋节气的思索与体验。

【一线讲述】

晒秋,晒出小康新愿景

讲述人: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企划经理 余春光

在江西婺源篁岭,晒秋已成为立秋的标志性习俗。这里有一句谚语:“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晒秋是立秋时节老一辈心中不可或缺的习惯。家家户户会在这一天支开晒架,晾晒自家的农作物,形成一幅幅喜气洋洋的景象。从2015年开始,婺源将六月六定为晒秋节。一系列习俗体验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参与,场面热闹非凡。除了立秋,我们还延续其他节气的传统活动,并让农耕文化融入日常。为了延续活动热度,我们尝试将民俗活动与乡村振兴结合,让老乡的日子更加富足。我们的使命是让篁岭的晒秋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进现代人的内心深处。

为孩子绘就节气的美好与奥妙

讲述人:中科知成绘本馆馆主 高春香

当我的女儿牙牙5岁时,开始对二十四节气产生好奇,我意识到节气科普绘本的缺乏。于是,我和丈夫创作了一套节气科普图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这套书从传统文化和博物科学层面讲述节气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哲理,通过增加节气活动实践的设计,倡导有关节气与自然的启蒙教育。我们还研发了《我的大自然物候历》,以研学方式带孩子追寻节气的足迹。目前,我们的绘本已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把乡情“糅”进“字”里行间

讲述人:贵州省上行品牌创意设计公司创意总监、设计师 石昌鸿

作为侗族人,我对节气有着特殊的感情。立秋后的侗族“破新节”令我印象深刻。长大后,我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将节气文化融入作品之中。我曾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用艺术字体设计了二十四幅平面作品,受到许多人喜爱。在字体设计中,我坚持简洁、精练的原则,通过提炼核心元素,让作品回归质朴。期待人们从这些艺术字中感知到对节气的解读与传承。

节气文化,让动漫“燃”起来

讲述人:动漫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陈学会

二十四节气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应该被大家所熟识并传承。为了让它“飞”入百姓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动画的方式对节气文化进行诠释与演绎。我们开发了国风三维动画《二十四节气密码》,力争让不同年龄的受众都喜欢。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明确了为卡通形象穿上故事的“外衣”,通过生动表演与元素设计,让观众感受到节气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加一定的节气知识。动漫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优秀的动漫作品正通过全媒体传播手段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让节气文化点燃艺术创作的火,让故事更好地“出海”。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及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