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讲的什么内容


鲁迅,这个名字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也带有一丝神秘感,宛如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提起他,我们就会想到闰土、祥林嫂、茴香豆、人血馒头等经典意象,以及那些被无数次引用的名言警句。鲁迅,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我们的视线。

《朝花夕拾》这部著作,创作于历史风云激荡的1926年。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安,而这本书中的几篇著名文章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初中时期的必读篇章。那时的我们,只记住了文章中的激烈词句,或许还会模仿鲁迅先生的文风写作,却并未真正理解其深意。

如今,年过四十的我重新翻开《朝花夕拾》,感慨良多。鲁迅先生的文字,其文学性与思想的深刻性并存,有时会被其思想的宏大所掩盖。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活,影响深远,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优美的文字和有力的笔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对他自身的真实写照。在他看似严厉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颗的心,以及一个永远不屈不挠、与世俗抗争的灵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记忆中的小学课本里就有。虽然儿时的内容已经模糊,但三味书屋的名字却深深刻在脑海里。重读此文,我发现鲁迅先生并不总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怒发冲冠、以笔为刀的形象。在这篇文章里,他描绘了孩子的可爱与纯真,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三味书屋的花草、人声鼎沸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文学内心的柔软与温暖。

《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描述了为父亲治病的过程,其中名医的奇怪方让人哭笑不得,背后却是对草菅人命庸医的讽刺与痛恨。而《藤野先生》则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对恩师的感激与怀念,藤野先生的人生指引让鲁迅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在旧时代的颠沛流离中,他生活潦倒却仍坚持信念。鲁迅对他深感悲痛,写下诗篇怀念。乱世之中,像范爱农这样的默默奉献的者,虽被历史遗忘,但他们的存在却让人肃然起敬。

《朝花夕拾》中的这些代表性杂文,展现了鲁迅对当时国人的悲悯情怀。他的文字既有犀利的讽刺,也有温暖的回忆,如同一部岁月的留声机,透过这些字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如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与其说鲁迅的文字是亘古的,不如说人性是悠久的,而鲁迅,早早地把人性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