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风大不大


三月末,一场狂风席卷了西宁的夜晚。连续几天,市民们纷纷表示,西宁的风让他们感到无法抵挡,甚至有人形容“风中凌乱”,“寸步难行”。市民马女士29日下午骑车回家时,风力之大让她几乎无法控制电动车,直呼“被风吹傻了”。近几天,大风在西宁大地上肆虐,据记者统计,本月市气象台已经发布了七条大风预警信号,市台和各县区气象台总布了近二十九条大风预警信息。显然,今年西宁的大风天气较往年频繁且风力强劲,成为了近十年来的极端现象。

为什么今年的春天大风天气如此频繁?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他们表示,大风天气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目前还不能确定今年大风天气是否绝对增多。气象学上定义,风速达到(10.8米/秒)以上即视为大风。春季是大风天气的多发季节,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流动以及冷热空气的交替产生的。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在春季都是大风天气的频发区域。

随着大风的加强,沙尘天气也随之而来。据专家介绍,北方地区气温逐渐上升,干旱少雨的气候导致土质疏松,这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沙源条件。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如晴空少云、太阳辐射强烈等,近地面大气受热不稳定,更容易引发沙尘暴。特别是在冷暖气团交界的地方,锋区附近的强烈抬升作用更容易触发沙尘暴。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间(2009年至2019年),西宁的沙尘天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最近的几年里,春季气温偏高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如柴达木盆地的沙源输送等,对沙尘天气产生了影响。今年三月份,西宁的气温比往年偏高4℃至5℃,并且未出现有效的降水。随着气回升和地表的解冻,的地表为沙尘天气提供了沙源。特别是3月17日那天,高空急流和高空大风动量的影响,加上午后地面热低压的发展,使得西宁出现了强烈的偏西风,促进了地面的起沙。我省柴达木盆地和环湖地区的沙尘也对西宁的扬沙天气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