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一曲笛声勾起边塞愁,古城月下情更浓。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作者:李益

诗词译文:在回乐烽前,沙地如银雪般洁白,受降城外的月光有如秋霜。不知道何处吹起了凄凉的芦笛声,使那些出征的将士们整夜都在思念远方的家乡。

作者介绍:李益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学习的是君虞的诗歌风格。他的祖籍原本在凉州站臧,后来迁到了河南郑州。他在大历四年进士,起初担任郑县尉。但由于仕途不顺,他选择放弃,开始在燕赵一带游历。他以边塞诗闻名于世,特别擅长创作绝句,七绝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首诗《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李益的经典之作,主要描绘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情于景,将深沉的乡情融入到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态的细腻描写之中。通过笛声传达出的凄婉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边塞风情和人文关怀。在冷清的夜晚,受降城外的景象与将士的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意境的画面。

李益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士们深深的同情和理解,也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况。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曲乡情浓厚的唐诗。李益以他独特的笔触,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