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为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杰作,该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一颗思乡的心。其内容呈现如下:

诗中所述,“京口与瓜洲仅一水之隔,钟山也不过数重山之遥”。诗人在瓜洲渡口停留,望向北方的家乡。地域上的相近反衬出他内心的渴望归乡的情感。

次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此处的“绿”字,经过诗人多次斟酌,最终得以定稿。它生动地描绘了春风的活力以及江南的春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借助皇恩推行新政的期盼。

诗的尾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由眼前的明月联想到了家乡的明月,心中却因归期未定而愈发思念。此情此景,将思乡之情推向了。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它诞生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那时,王安石再次受命为相。他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情感,此行既承载着推行新政的强烈愿望,又因之前的罢相经历而对家乡产生眷恋之情。于是,在这段旅程中,他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京口:古城的名称,其遗址位于现今的江苏镇江市。

瓜洲:一个镇的名称,位于长江北岸的扬州南郊,是京杭运河分支入地方。

一水:这里指的是长江。

钟山:即现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绿:在此处意为春风拂过,使……变绿。

还:意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