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珠帘总不如打一动物数字


程千帆先生的古诗教学之旅

程千帆先生,这位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传奇教师,自1919年至1981年期间,为本科生开设了“历代诗选”与“古诗选讲”课程,为研究生则开设了“杜诗研究”课程。他的教学风采被张伯伟先生捕捉并整理成《程千帆古诗讲录》,由文学出版社出版。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再次感受到了程先生授课时的神采。

程先生坚信教学应以生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在开设“历代诗选”课程时,他强调学生要多读多背,并提出如果三年内不能背熟三百首诗,就不能毕业的严格要求。他深知诗是心灵的声音,因此反复阅读诗歌是最质朴但最有效的方法。

程先生的讲课方法独特且富有启发性,他以诗论诗,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背诵诗文的榜样。他在教学和科研上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并批评当时的研究过于重视理论和忽视作品本身的现象。他主张深入研究作品,从作品中提炼理论。例如,他详细解析了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地理问题,展示了如何理解诗歌中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

程先生的课程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打开了我们对古诗的视野。他用传统的解释方法解决诗句中的疑难问题,特别重视知识点的介绍。他对诗中常用词语的突出意义与价值有着独特的解读,让我们领略到了古诗的魅力。他注重文学发展的历史视角,分析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程先生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欢迎。他的语言鲜明生动,妙语连珠。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甚至因为旁听的人太多而换过更大的教室。他的学生黄瑞云曾谈到,程先生每堂课都有精彩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这种精彩源于程先生的精心备课,他总是准备好精彩的例子来支持他的讲解。他的语言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他对偶声文学的理解、对哲理诗中理与情的阐述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抽象的概念。

程先生视教学工作为教师的头等大事。他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精心准备与设计每一堂课。他对教学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也许是他上课备受欢迎的原因所在。他常说:“我喜欢上课。”每当看到同学们专注的目光,他都感到莫大的欣慰。

《程千帆古诗讲录》是张伯伟先生根据程千帆先生的授课内容整理而成的。这本书不仅记录了程先生的教学智慧,也展示了他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程先生授课时的风采和魅力。(作者:徐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