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榆树不长榆钱
时节已至,春风拂面,那熟悉的榆钱又挂满了枝头。回想起多年前,我在山间漫步,随手从路边的榆树上摘下一串串榆钱,那滋味至今难以忘怀。然而如今,想要再品尝这份美味,却发现寻找一棵榆树已是难如登天。曾经满大街的榆树,如今已成了稀有的存在。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榆树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树种。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道路两旁,都可以看到榆树的身影。榆树木质坚硬,树高直挺,因此常常被用来作为房屋的梁柱和椽子。它还是北方打造家具的主要木材。然而如今,老榆木家具已经成为稀罕之物,榆树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这种减少大概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始的。最初的替代者是泡桐。由于泡桐生长迅速,当时被大量种植在田间地头。其兴起也可能与焦裕禄在兰考的普及有关,各地纷纷效仿。但后来,速生杨的兴起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虽然其普及率不如泡桐,但很多行道树都种上了速生杨。当时宣传的速生杨经济效益高,三年即可见收益。然而结果却是经济效益并未显现,春季杨絮飞扬,对环境的影响让人难以接受。于是各地又出现了一波砍伐杨树的活动。
如今的小区绿化和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大多以观赏花木为主。许多树种都是外来品种,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些树种价格昂贵,一些南方树种也逐渐被移植到北方。每年冬季还要进行防寒处理。从绿化树到行道树都追求名贵、树形美观的外来树种。而本地的榆树却被忽视,几乎要绝迹了。
榆树相比现在的绿化树种,其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春天可以吃榆钱就是一种生活的辅助用途。榆钱过后的榆树嫩叶也常被人用来食用。在粮食紧缺的时期,榆树更是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现在虽然物质丰富,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这些本地树种的独特价值和文化意义。看到榆树的逐渐消失,心中难免感到惋惜和遗憾。试想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榆树的美景也是一种美好享受呢?尽管当下追求时尚潮流的主流观点占主导地位引导我们去选择昂贵外来树种作为绿化首选但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平衡一下本地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比例多植一些像榆树这样具有独特价值和意义且适合本地环境的树种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彩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