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睡完午觉起来头晕
经过一个假期后的复工,许多人要早早起床,无论是为了上班还是远程工作。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被闹钟叫醒后,依然感到迷迷糊糊、反应迟钝。如何让自己在睡醒后更快地恢复清醒?最近的研究显示,闹铃声可能与醒来后的状态有着密切关系。
科学家将刚睡醒后出现的认知能力缺失、警觉性降低等现象称为“睡眠惯性”。这种状态在刚睡醒后的15到30分钟内尤为明显,严重时可能持续4—8小时。尽管科学家们尚未确定其具体原因,有一种推测与深度睡眠时的脑电波δ波有关。前额叶皮层区域在睡醒后的激活速度也可能影响睡眠惯性的出现。
在日常生活中,睡眠惯性可能会让我们在起床后短暂地感到不灵光。但对于某些特殊职业的人来说,如急诊医生、护士、消防员、长途车司机等,睡眠惯性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为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清醒地投入工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睡眠惯性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睡眠情况、昼夜节律和睡眠周期等。比如,熬夜后第二天醒来可能会感到格外昏沉。身体希望遵循生物钟,如果在生物钟认为的“生物夜”时段被唤醒,也容易感到迷糊。睡眠惯性的强度也与醒来的睡眠阶段有关。
那么,对于必须早起上班的人来说,选择怎样的闹铃声可以帮助更快地清醒过来呢?最近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研究发现,相比尖锐的警报声,更具旋律性的铃声能让人们更快地恢复清醒状态。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温和的旋律能够帮助我们从睡眠状态更有效率地过渡到清醒状态。在选择闹铃声时,我们可以尝试选择一些柔和的音乐或旋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