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银甩不回35度吗


体温那些事儿:专家解答你的疑惑

随着武汉全民测量体启动,许多人对体温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期,大家纷纷询问:“体温在36℃以下怎么办?这正常吗?”针对这些疑虑,记者特地邀请了相关医学专家,为大家细说体故事。

体温多少为正常?

武汉儿童医院副医师舒迎春表示,正常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具体来说,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温度范围为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2℃~0.5℃;腋下温度则为36.0℃~37.0℃。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基础体温都不一样,因此相同的温度可能对一个人来说是正常体温,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发烧。

武汉市第四医院运动医学专家张青松指出,确实有一部分人的体温长期偏低,这属于生理性现象,并非病态,对身体健康并无影响。

如何测体温最科学?

舒迎春医师建议,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然后挟在腋下5分钟。读取体温计时,眼睛应与水银最高处在同一平面。电子体温计虽然便捷安全,但可能出现误差,建议在水银温度计测量出的体温上进行加减,以减少误差。

体温为何会忽高忽低?

舒迎春医师解释说,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各种因素而波动,但这种变化通常会在正常范围内。例如,女性的体温通常会比男性稍高,并且在月经前期和早期会轻度升高,期则较低。年龄、情绪和运动也会影响体温。

体温低免疫力就差吗?

最近网上有传闻称:“人类正常体温37℃已成历史,自19世纪以来不到200年间下降了0.4℃,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对此,舒迎春医师表示,他们在临把37.3℃作为儿童发烧的温度,但在非疾病的患儿中测量体温时,几乎都低于37℃。至于是否在200年间就下降了0.4℃,目前尚无统计数据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副、博士生导师王小川教授表示,在正常体温范围内,的确会出现体温越高,免疫力越强的现象。因为体温越高,就能激活内更多的免疫细胞,更好地歼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如何提高体温?

1. 每天泡脚:武汉大学健康学院临床流行病学教授廖皓磊建议,面对新冠肺炎,我们可以提高体温、增强免疫力,通过物理疗法和行为疗法。比如冬季戴帽子、每天泡脚洗热水澡、多喝热水等。现在宅在家里的人可以泡泡脚,一天多次也无妨。

2. 温柔运动:张青松专家表示,长期运动对提高免疫力有正向作用。但是高强度运动后会有一个免疫“空窗期”,此时更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目前不建议开展高心率、高强度的运动。年轻人在家可以做平板支撑、俯卧撑等运动,中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养生操等。运动时的心率在120至150之间比较好。

3. “打折”膳食宝塔:近半个月的宅家生活可能导致许多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许淑芳建议,最好按平时规律一天至少吃三餐,中餐或晚餐分量适当减少。确保蔬菜、蛋白质的摄入,尽量多吃深色绿叶菜,每天保证1个鸡蛋、1袋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