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看到脏东西的表现


近日,不少妈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贝在夜间的特殊经历,这引起了闺蜜豌豆妈的关注。她好奇地询问了近况,竟发现自家娃也有类似的问题。

想当年,豌豆两岁生日那天,一家人在游乐园尽享天伦之乐后,当晚全家人早早休息。可就在深夜中,传来了娃突然的惊声尖叫,令豌豆妈和其伴侣惊醒。

面对这种情况,各种安抚手段均无法奏效。片刻间,孩子又安静下来,沉沉睡去。当这事快要被淡忘时,半个月后的某夜,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娃半夜坐起大哭,片刻后自行躺下继续睡。

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们难免会心生疑虑。一些家长甚至担心孩子是否遭遇了“邪祟”,是否需要去拜拜以求心安。其实,这可能是孩子经历的“夜惊”。

别过度解读,夜惊是宝宝中枢过度兴奋引起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系统的逐渐发育完善,通常到12岁之前,夜惊症状会自然消失。

哪些因素可能诱发夜惊呢?如果家族中有夜惊史、孩子过于兴奋、疲劳、睡眠不足或是服用了影响中枢的物,都可能增加夜惊的几率。

有些妈妈会问:“我家孩子是不是也夜惊了?”要判断的话,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有以下表现:尖叫、大哭、突然坐起走动、出汗多、眼神不聚焦、呼唤无反应且持续几分钟后自行恢复。

对于夜惊的孩子,家长们无需过于惊慌。夜惊并非疾病,与“看见脏东西”无关。它通常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也与精神或身体疾病无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自然会好转。

遇到夜惊,淡定是家长最好的帮助。孩子正在经历尖叫时,不需要大力摇晃或大声呼喊去唤醒他。

要小心应对——身体接触如抱抱、拍拍等可能引起孩子的激烈挣扎;过度讨论和追问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焦虑感;各种偏方或安神并不适用所有情况。

如果夜惊症状过于频繁,建议咨询医生。大多数孩子需要的只是时间与家长的耐心陪伴。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年糕妈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