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为什么出宫


很多人不解甄嬛为何在生下胧月之后选择离开皇宫。

皇帝因甄嬛诞下胧月而态度软化,不仅不计较甄嬛臣之女的身份,还欲封她为妃。众多网友对此各抒己见。

在遭受家人被害、皇后陷害以及贴身侍女流珠丧命的打击后,甄嬛似乎应该留在宫中,利用皇帝的愧疚和怜惜与皇后展开较量。但我认为甄嬛离宫其实更贴合她的人物设定,也是她当下最明智的抉择。

甄嬛离宫象征着四嬛之恋的彻底结束。虽然她后来重返宫中,皇帝对她仍有旧情,但甄嬛对皇帝的爱意已不复存在。过去的琴瑟和鸣、诗意相通,以及皇帝为她所作的姣梨妆和万千宠爱,现在看来都只是替身性质的讽刺。

甄嬛看清了这一切,明白了帝恩的虚无,她的爱情如梦如幻。端妃爱着皇帝,即便知道皇帝利用她打掉华妃的胎,利用她制衡华妃导致她疾病缠身,依旧对皇帝情深意重。皇后知道一切的幕后是皇帝,却只对纯元抱有恨意,无法对皇帝产生丝毫恨意。然而甄嬛不同,她的爱情观始终如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当她发现自己只是替身时,毅然决定离开。

甄嬛的决绝与坚毅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朱弦断,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这句诗词正是她的心境写照。她不再是后宫中依赖君王天恩的怯弱妇人,而是敢于决断、独立智慧的女性。她敢于对皇权富贵说不,这是她爱情中的完美谢幕。

甄嬛离宫还有一层重要原因,正是她对皇帝爱恨交织的转折点。由深爱到痛恨再到绝望中的零星爱意。与后期甄嬛为回宫的感情截然不同,那时的她将皇帝视作工具,只为复仇而存在。甄嬛离宫是她感情变化的一个新起点,也是她主动选择感情的开始。在王朝中,这是非常难得的。

甄嬛离宫也是为了保护家人和胧月。皇后揭露了自己的丑恶嘴脸,让甄嬛明白“莞莞类卿”的真相。皇后不想甄嬛势力壮大,利用纯元故衣事件制造隔阂。甄嬛父亲因前朝之事被降,若甄嬛留在宫中,皇后将继续远在宁古塔的家人,使甄氏一族成为后宫争斗的。而胧月也将陷入后宫的算计之中。甄嬛的做法是以退为进,降低敌人的警惕心,为自己谋求一线生存发展机遇。做人做事不必争一时之气,保存实力、为长远打算才是关键。现实中我们遇到困境时也应如此。一时的隐忍和蓄锐也许会带来更大的机遇和转变。就如同木心先生所说,即使身处深渊,下去也可能是前程万里。危机之中也有机遇存在,长远规划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