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手镯为什么越戴越暗


大家好,我是轩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翡翠的话题。最近有一些翠友发现自己的宝贝翡翠戴了一段时间后,光泽感不如刚买来时那么亮丽,似乎变得有些暗淡。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翡翠的制作工艺有关,其中就涉及到打蜡这一环节。

很多人可能一听到“打蜡”就有些紧张,担心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但其实,打蜡是翡翠制作过程中的正常工艺。在抛光之后,翡翠的表面会轻微,这时师傅会均匀地给翡翠表面涂上石蜡。等温度自然冷却后,再用薄布擦去表面残留的石蜡。这样一来,翡翠表面的凹凸坑以及小空隙都能被填平,整体的光泽感就会更加饱满。就像我们平时给汽车打蜡一样,都是为了保护表面并提升光泽。

打蜡并不会改变翡翠内部的特性,仅仅是提升了表面的光泽感。这一步骤在翡翠产业链以及珠宝首饰规范内是被认可的。也就是说,经过打蜡处理的翡翠仍然是天然的。

那么为什么翡翠需要打蜡呢?其实,打蜡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很多时候,翡翠在抛光完成后,因为没能及时售出,长时间在空气中,缺乏佩戴时的皮肤摩擦,光泽度会逐渐降低。打蜡就是为了保证翡翠的光泽度不受损。打蜡还能为翡翠提供很好的保护,隔绝外界的灰尘和油污等。

我们也要警惕一些低档的翡翠可能会打上色蜡。这种色蜡一般效果比较假,用紫光灯一照就能发现端倪。而且,如果蜡打得太厚或是上了色蜡,在鉴定机构是无法通过检测的。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加热去除部分蜡层才能重新做。

除了正常的上蜡手法外,还有一种叫做浸蜡的操作,这是另一种与上蜡不同的填充工艺。浸蜡是将抛光好的翡翠放入高石蜡溶液中煮煮。这种工艺能让结构疏松的翡翠看起来更加紧致通透。但大家要注意,浸蜡改变了翡翠的内部结构,是属于处理过的翡翠,是无法出具鉴定的。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使用荧光灯就可以分辨出上蜡和浸蜡的区别。

只要我们选择有鉴定的翡翠购买,就不必过于担心打蜡的问题。合理的打蜡是在标准的范围内的,不会损害翡翠的天然性。但也要学会分辨浸蜡等处理方式,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