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厌学不想上学怎么办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及老年等问题逐渐被大众所认识。现今,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重要公共卫生议题。研究表明,不仅老年人会遭遇精神障碍的困扰,成年人及儿童青少年同样可能罹患各种心理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其童年的“影子”。
在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都会关注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今年的主题“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更是将焦点放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上。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病防治所的专家今天为市民们科普了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
一则初一男孩小山的案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3岁的小山近来变得不愿意上学,甚至拒绝与家人交流。经过医院检查,小山被诊断为心理异常。据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病防治所的专家王鑫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正面临着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这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网络成瘾等问题尤为突出。
那么,什么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呢?这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的未来。概括而言,这五个方面是:智力发育正常,情绪良好,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行为协调且反应适度,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适应。
为何儿童青少年会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呢?这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是社会因素,如生活剧变等使其难以适应和应对;其次是心理因素,如各种心理压力和挫折;最后还有躯体因素,即对儿童身体直接产生损害的因素。
那么如何预防这类心理健康问题,减少和其他危险行为呢?专家建议,家长在养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应多与孩子沟通,平等对待,倾听他们的心声,相互理解。学校方面,建议减轻学业负担,增加体育运动,延长睡眠时间,降低学业压力。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整合心理服务资源,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在此特别声明: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此文。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