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姥姥最经典十句话


在家闲暇之余,找寻一项乐趣,实为一种生活的享受。昨日午后,我与福林爸爸以及福林,共同投身于整理花园的行动中。对杂乱无章的花卉进行调整,移栽的多余花卉进行了重新分配生长环境,废弃的则替换为更适合的植物。那些一直闲置的植物也找到了新的家,我们为它们松土、浇水,最后整齐地排列成一排,这让我们三人欣喜不已。此番经历,令我想到了家中长辈们日常繁忙而充实的生活态度,那种为了某件事情而甘愿花费时间、不嫌麻烦的执着。

一、与“土”亲密接触,体验别样情感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中,与泥土的接触逐渐减少。而我们小时候却与土地有着更为亲近的关系,知道赤脚踩在黄土上的感觉。只有少数机会带孩子回老家的孩子,才能更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感受泥土的芬芳和小溪的清冽。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让孩子浑身脏兮兮的,却也带给他们一种天真质朴的美。

网友们常常调侃,妈妈带的孩子回农村几天就会变个样,或说奶奶带的孩子和妈妈带的孩子气质上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或许就在于老人带的孩子更多地与阳光、土地接触,有着一种天真的质朴。这种质朴不仅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也让我们反思,过于追求精致的生活是否会让孩子丧失体会另一种美的能力。

二、土地上的辛勤与智慧

我家的老屋在老家有一片菜地,因无人打理而显得空旷。爸爸决定将其承包下来并种上山。虽然种山的过程繁琐且耗时耗力,但爸爸却乐在其中。从挖沟、埋土、放种子到长成后小心地刨出山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都透露出老一辈的辛勤和智慧。他们的生活哲学告诉我们珍惜力气并投身于有益之事才能让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三、朴素中的教育智慧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观念与上一代人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是落伍的相反这是他们朴素的人生智慧的一种体现。倪萍在《姥姥语录》中记录了她小时候与姥姥一起生活的点滴从姥姥听到的经典名句至今仍让人受益匪浅。她告诉我们人要懂得自己的价值要学会珍惜和感恩要懂得鼓励和赞美孩子即使是最朴素的教育也能培养出出色的孩子。

像郭麒麟这样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小时候比较胖也被人欺负但他并没有因此变得娇气相反他非常懂事这与爷爷奶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隔代教育在很多家庭中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虽然可能存在一些观念上的差异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差异就否定老人的教育智慧。

综上所述不论是父母还是老人带娃都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教育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让我们珍惜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每一刻用心去教育和引导他们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