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下士闻道
佛家言“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向我们揭示了世界的真实面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表象之下隐藏着真相的本质,真理并非显现于眼前的表象之中。真理之道,超越表象的存在。这就是常说的:如若看透现象非相,本质上能见如来真谛。这句话映射着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不执着于表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解决人生困惑至关重要。无论是面对内心的困惑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难题,通达本质都是解决之道。正如一句所言,能洞察事物本质的人和不能洞察的人,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当我们面对问题时,若能超越表象看到背后隐藏的本质,方能直击问题的根源。
反观我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世界时,常常被其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世俗之人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陷入错误的认知之中无法自拔。《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笑之。”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真理时的不同态度。上士能够努力践行真理之道,而有些人却以世俗的认知去嘲笑和怀疑真理。那些执着于世俗认知的人,往往会因为错误的观念而无法理解真相的本质,进而陷入是非不分的生活状态。这些人生活在自己的囚笼之中,被世俗的相所束缚,无法通达事物的真相本源。他们面对问题时常常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
道家思想提倡的“无为而治”,强调人们不应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客观事物之上,而是顺应客观规律去。面对问题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等”,方能真正通达事物的真相本源。当我们以世俗的认知去想象道的时候,往往偏离了道的本质。《道德经》中提到的一些表述也强调了这一点:真正的智慧真相超越了世俗的认知观念。我们应该超越世俗的想象和认知去尝试理解事物的真相本源。
人生的真谛不在于表象的繁华与喧嚣,而在于超越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只有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世俗的认知所束缚,才能真正通达事物的真相本源。我们应该努力超越自己的立场和认知局限,不被世俗的相所迷惑,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品读国学智慧,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人生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