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之风助力生态修复:甘肃民勤智慧治沙新模式
最近,中新网兰州报道了一则关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沙咀墩精准固沙造林示范区的新闻。高级工程师高峰正在密切关注新栽植的沙生旱灌木生长状况。他介绍了一种特殊的治沙方法——“固身削顶”。这种方法并非简单地在整个沙丘上种满植被,而是采用了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留白”。具体来说,在沙丘迎风坡三分之二以下的区域,他们采取了精准治理措施,利用麦草方格、黏土方阵和尼龙网格等复合沙障来固定流沙。而沙丘的顶部则被留出来,利用自然风蚀作用削低顶部,形成一个自然的平台。当顶部被削平后,再种植灌木林带。这种方法巧妙利用自然力量削蚀沙丘顶部,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稳固的中下部和锁固的顶部共同构成了更加持久有效的生态屏障。高峰强调:“固身削顶的核心在于分区治理、借力自然。”作为两大沙漠交汇点的民勤县是我国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创新治沙技术,成功运用“固身削顶”技术实现沙区植被系统的稳步修复。同时根据当地水资源分布,科学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构建多层次的植被结构。未来,民勤县将继续深化拓展“固身削顶”技术的应用,实现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沙区治理。他们还将发展特色沙产业,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勤模式”。这一治理模式不仅对国内荒漠化防治具有借鉴意义,也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固身削顶”技术在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